0

联系方式

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行业新闻

“桐”心履约“筑”品质

发布时间:2023-03-06 15:31:45            文章来源: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创Ⅴ级围岩独立双洞隧道施工最小净距全国记录,全线首条特长隧道贯通,全线第1家主线贯通,荣获贵州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企业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价Ⅱ级证书,被贵州桐新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评为“年度优秀项目经理部”,股份公司内部信用评价位列全线第1名,连续3次荣获局指劳动竞赛第1名……这一份份亮眼成绩单,是中铁十七局五公司桐新项目建设者精管细算善攻的生动注解。

精管:8人管理团队蹚出善治路

“精细化管理要细化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堵住效益的跑冒滴漏。”该项目经理吴振忠介绍道。项目上场伊始,8名管理人员就将精管的真功夫用在了前期策划、现场管理、打造样板、安全管控等方面,狠抓执行落实,夯实管理基础,蹚出提质增效善治路。

混凝土超耗问题往往是项目效益的“出血点”,该项目也同样面临隧道前期初支混凝土超耗较大难题。为了快速“治超”“止血”,该项目成立“隧道混凝土超耗控制领导小组”,深入一线、带班作业,动态盯控隧道混凝土超耗相关数据,并每日汇总分析指标,精准开出及时调整预留沉降量、制定奖惩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止血良方”,在保证实现连续四个月隧道Ⅳ级围岩进尺160米的目标前提下,四个隧道口初喷混凝土超耗显著降低。

为加强质量风险管理,该项目严格落实首件工程验收制,在实施首件工程期间,将验工工序、关键作业工序图片即时上传至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群”,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联系责任人,协调解决。首件工程完成后,组织管理人员和工班长共同商讨,提出解决方案,实时形成质量技术作业指导方案,从管理人员到一线工班全面掌握工程施工风险与下一步质量管控风险。截至目前,该项目编制完成首件施工总结21项,并推行样板工程。

细算:14项增效举措撬动大效益

走进桐新公路项目,“人人都是成本管理者,人人都是利润创造者”的价值理念已深入人心。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建设团队积极调研周边环境和材料等情况,以降低施工风险、运营风险、创优争先、打造品质工程为出发点,做好降本增效算术题。

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上做“加法”,施工风险和管理成本做“减法”的思路,让吴振忠和团队一头扎进做盈项目的“考卷”,并迅速在红花园大桥建设中找到突破口。

红花园大桥连续跨越川黔铁路、G75兰海高速、G210国道,跨既有线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项目建设者通过仔细翻阅国铁集团相关文件,多次邀请业内专家比选论证、优化施工方案,与设计院、业主单位多方沟通协调,将连续刚构优化为预应力T梁+箱梁结构,将全桥桩基施工工艺由“冲击钻”变更为“水磨钻”,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涉铁施工风险,有效节约了施工成本。

做好红花园大桥的“降本题”后,建设团队做盈项目的信心更足了。他们把握设计优化本质思路,围绕提高流水节拍、提升冗余安全度、改善工艺工法等多角度深入挖掘优化点,先后完成梨树坪隧道弱爆破开挖、土石方调配等8项设计优化,推动地材自加工、外加剂集中复配等6项物资降本创效举措,为后续施工的高效开展做足功课。

善攻:1项全国纪录亮剑娄山关

施工中,该项目全力践行“三新”管理理念,成立“韩圆圆创新工作室”,以攻难研新,克服质量依托。

梨树坪隧道作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地处黔北喀斯特地貌地区,全长2791米,最大埋深205米,为渐变双线分离式隧道。

在隧道攻坚中,其进口段设计为连拱隧道,按照传统传统“中导洞法”施工,左、右洞施工工序繁琐,且工期长、安全风险高。项目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联合中南大学专家优化进口连拱隧道施工工序,在力学模拟及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决定在V级围岩下采用超小净距独立双洞隧道施工技术。这一技术就是在两个距离非常近的隧道进行独立施工。采用这一技术的关键就是保证相邻隧道互不干扰,中间岩体绝对稳固。而隧道进口段两个隧道的最小距离仅0.66米,施工过程犹如在“动脉血管”旁做手术,稍有不慎就会触动中间岩体“大动脉”,施工难度极大。

为进一步提升双洞间岩体承载力,建设者先从左洞打开施工作业面,在距进口50米、双洞间距小于1米段,将中间岩体薄层挖出后,通过喷射混凝土提高岩体承载力;在距进口50米至170米、双洞间距大于1米段,在双洞间岩体侧壁及破碎松散的围岩三角区内,打入数千根注浆钢花管,注入水泥浆固结岩体裂隙,并在拱架上打入对拉锚杆,增强岩体稳定性。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建设者在隧道内埋设了126个相当于“神经元”的压力传感器和应变件,实时采集数据分析结构受力安全,确保施工全程安全受控。

截至目前,该团队“一种桥梁盖梁模架卸落用的对向楔形卸落装置”获得专利授权,《超小净距隧道梯度减振隔振施工工法》获得集团公司工法,《一种超小净距隧道梯度减振与隔振施工方法》获得集团公司技术改进优秀成果一等奖。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69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