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自2011年开始修建首条地铁以来,地铁已经成为长春这座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也是城市不可缺少的交通方式。10余年来,长春有这样一群轨道交通建设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黑暗”中不断前行,贯通春城的地下空间。12年,对于城市来说是转瞬即逝,对于地铁建设者来说却是他们无悔的青春,蒙建东同志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
初出茅庐即告捷
蒙志东自2006年参与工作以来,先后参建通沈高速公路、102国道跨京哈立交桥项目、102国道跨伊通河大桥、轻轨三期高架桥、硅谷广场立交桥、长春市北广场轻轨地铁换乘站等工程项目,他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上。短短5年间,他从一名见习学员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凭借优异的成绩,他先后获得中国铁建大桥局六公司先进工作者、记大功、岗位建功十大楷模、中国铁建大桥局优秀党员等荣誉,并多次荣获中国铁建大桥局六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1年,长春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初涉地铁领域,中国铁建大桥局六公司以长春地铁1号线02标项目为“启蒙地”,明确方向,汇集人力、物力等优势资源,组建盾构团队。蒙建东同志勇担重担,临危受命,从得心应手的工作岗们上抽离出来,外出学习盾构机施工技术,亲自到盾构生产厂家监造,最终成功组建盾构施工团队。2012年8月,长春地铁1号线02标开工建设,他带领刚刚“出生”的盾构团队开始第一次盾构施工,该项目地质主要为粘土,过程中也需要穿越层富水砂层,施工难度大。这给盾构掘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地面沉降、盾构姿态控制较难、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接踵而来……但困难并没有阻止他前进的脚步,他说:我们地下工程每天都面临着挑战,自然对我们的挑战,我们对自然的挑战,这是相互的,如果说我们能够把自然对我们造成的障碍克服了,这是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他带领技术人员不断探索研究,通过盾构机过砂层前的维修与保养、砂层段盾构机掘进参数控制、加大注浆量等方法,制定“富水砂层掘进技术”,盾构机顺利完成掘进任务。
困难却总是不期而遇。彼时的盾构团队刚刚成立,技术经验还不足,在穿越粘土层时结过泥饼,严重影响盾构推进。作为机电部长的他带领团队在50多摄氏度高温的土仓中日夜倒班清理泥土,每次换班回来的他顾不上休息,又开始了技术上的研究突破,最终通过他细心的钻研和不眠不休的奋战,盾构机终于正常推进。蒙建东带领这支初出茅庐的盾构团队,首战告捷,仅用3个月时间实现了北环城路站至庆丰路站区间的胜利贯通,创下全线盾构机“第一时间进入施工现场、第一时间吊装下井、第一时间调试成功、第一时间始发掘进、第一时间顺利到达接收”连创“五个第一”的骄人业绩,自此这支“盾构尖兵”在春城地铁领域“一战成名”,获得各界赞扬。长春地铁1号线02标项目荣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项奖励。
平凡岗位创佳绩
工作中他勇于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对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他认为:“要想取得持久的发展,创新是关键”。2016年初,他带领盾构团队转战长春地铁2号线BT1标项目,该项目盾构区间掘进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更为严峻。下穿民房、城市有轨电车、石油管线以及泥岩层、硬质泥岩掘进困难是盾构掘进需要攻克的重难点。为确保盾构机保持正确姿态掘进和安全,蒙建东和团队人员多次进行深入研讨和优化掘进方案,密切关注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盾构机掘进参数。2016年8月29日实现长春地铁2号线西客站至西兴站区间右洞贯通,出洞时误差在控制范围20毫米以内,成为二号线首个贯通的盾构区间。
2020年1月,为了解决长春地铁6号线西祝区间大断面盾构始发对既有运营隧道的影响及盾构与管片之间的卡壳的问题,蒙建东带领盾构施工攻关小组,提出了“临近既有运营隧道大断面盾构始发施工技术”“中风化泥岩地层小曲线半径大断面盾构施工综合技术”两个课题,并着手研究,通过每日对盾构机各项参数的监测和对管片姿态的测量,有效的控制了成型管片的后期变形,减少了后期变化风险。长春地铁6号线出西客站不远处就有一个350米的小半径转弯,给盾构施工增添了难题,盾构机掘进过程中,速度稍快,就很容易产生管片拼装错台、漏水等问题,对此,蒙建东每天紧盯测量确保数据准确,确保了盾构掘进方向不偏,圆满完成盾构施工任务。因此,2021年1月盾构班组被长春市建设工会评为“优秀五型班组”。
在隧道施工中,盾构是创效的大项。蒙建东认为团队、机械设备、进度、安全质量是盾构创效的四大要素。他带领团队不断的突破自我,努力学习各项专业技术,不仅为项目提供了技术保证,更实现了创效保证。他要求团队人员综合学习各类盾构知识,做到专而精,从盾构机维修员、电气管理员到盾构机主操作手均由团队人员担任,从盾构始发掘进、维修保养,到盾构机的组装、调试样样精通,为项目节省了大块的人工费用、外聘调试费用。为实现盾构施工的高效率,蒙建东突破传统,实行“人休设备不休”,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快制胜,他带领的盾构团队的掘进速度始终在全标段中保持前列。同时,他紧抓安全、质量,他始终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全程做到无事故,减少了大量后期质量维修投入,同时推进工程进度,节约人工费、材料费等各项费用。
初心如磐迎风雪
2022年3月13日,长春市受新冠疫情影响封城的第二天,中国铁建大桥局六公司接到紧急通知,通知要求紧急援建兴隆山保税区隔离点方舱。得知消息后,蒙建东同志毛遂自荐,主动请缨,立即奔赴方舱隔离点的施工现场。事必躬亲、认真负责是蒙建东一贯的做事风格,他迅速摸清施工现场情况,对现场做到精准布局,科学组织施工作业,制定出以小时计算的施工进度计划,以及施工人员24小时排班计划表。他号召指挥部参建职工同心战“疫”,而他在危急时刻更能豁出去、做在先、走在前,他能及时解决施工中的矛盾,协调好人、材、机、工作面的时间关系,逐步推进现场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连续的昼夜奋战,即便已经筋疲力尽,但他还是事事亲力亲为,缺少工人,他就成为工人。尽管已经是3月,但长春却是风雪肆虐,在这极端的天气里,保障施工安全成为重中之重,他不顾危险,毅然自己顶着风雪,爬上房顶去固定电缆,避免出现用电安全问题。
在援建中,他在寒冷中日夜奋战,但尽管工作辛苦、忙碌,但他依旧不忘关心员工。当他看到同事已经冻得苍白的脸色后,细心的他立即让同事去休息,尽管那时候的他也已经连续工作了一天一夜,但因方舱医院建设工期紧、任务重,他毅然代替同事做好工作。通过他的努力和带领下,他所负责的施工部分圆满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为方舱隔离点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众志成城,方能共克时艰。从每一个黎明到灯火通明的深夜,奋战在援建一线的他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最强战力、最快速度,在他的带动下,所有参建人员同心勠力,不畏艰险,逆风而行,胜利完成了援建施工任务。从一片荒地到一排排整齐的板房,经过15天、360小时的连续奋战,在兴隆山这片空旷的土地上,160套隔离板房拔地而起,再一次向长春市彰显了“品质铁建”“大桥速度”。
理想信念坚如铁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他还是一名“思想导师”,2022年3月长春兴隆山方舱隔离点的施工任务完成后,为确保疫情不扩散,根据政府相关要求参与方舱隔离点建设的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都实行闭环管理。蒙建东同志带领着147名援建人员,在兴隆山镇一处宾馆进行自我隔离。处于停工停业的长春,生活物资匮乏成为蒙建东同志工作的一个重难点,为保证这一百多人的生活物资,他积极与各方协调,联系保供单位、交通管理部门、社区工作者等相关部门,全体人员的生活物资得以保障,还联系了流动核酸检测车,每天对这147人进行核酸检测;建设施工现场高强度的劳动让人疲惫不已,但枯燥乏味的隔离生活更容易产生不稳定情绪,为了稳定“军心”,他建立了临时微信群,公开自己和主要管理人员的手机号码,以便于随时了解隔离人员的各种需求,他还在微信群里分享一些小程序的游戏,丰富隔离人员的精神生活;当发现有情绪不稳定的人员,他立即做好防护,上门去做思想工作,一对一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诉求,想尽办法去解决。在他的努力下,147人集中隔离的35天里,隔离生活“其乐融融”。
逢山凿路,初心迎接风雨夜以继日;遇水架桥,意志挑战苍穹铸就辉煌。蒙建东同志无时无刻在履行着入党誓言,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着、奉献着,用心、用情、用力把工作做到最好。10余年来,他带领盾构团队征战长春4条地铁线、5个地铁项目、15个盾构区间、30个洞、安全掘进33.5公里,每个数字都是他的坚守与执着。他说:“我清晰地记得,和同事们在一起编制方案、组装调试设备、盾构推进等场景,这些个日日夜夜是我浓墨重彩的人生,拼凑出我为春城地铁播洒汗水的美丽画卷,也使我平凡的岗位绽放出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