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严格混凝土超耗管理、积极推进地材自加工、迅速优化施工组织……中铁十七局一公司乐西项目为实现降本创效目标,自上场以来,坚持“效益不是算出来的,是管出来的”项目管理理念,在紧盯材料成本、工期成本、严格过程管控的叠加作用下,节约成本超3000万元,以精细的项目管理新风,吹开一线创效花。
混凝土超耗治理“动真格”
乐西项目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主要承担大凉山2号隧道出口段施工任务,包含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二衬混凝土、调平层混凝土在内的混凝土施工占项目施工成本的一大部分。项目围绕“大成本”管理理念,严格控制混凝土超耗,全面摒弃队伍管理的老旧观念,项目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及开挖工人形成光面爆破和超欠挖与我有关的意识,管理人员一线办公,直接盯控指导开挖工序。
隧道掌子面作业
“要插手劳务队管理,调动劳务队伍的积极性,真正让劳务队伍为项目所用。”项目与劳务队伍签订《喷射混凝土节超考核指标书》,根据不同等级围岩制定混凝土超耗系数,实现混凝土超耗与协作队伍、开挖工人收入直接挂钩,同时严格落实全过程管控。施工初期,项目吃透预留沉降量,通过监控量测来调整预留变形量,减少因不合理选择预留变形量造成的混凝土浪费现象。轮廓线开挖时,他们反复推演起钻位置,结合三维扫描分析将超挖控制在5厘米以内;光面爆破中贯彻“多打眼少装药”延时剥离爆破,将辅助眼排数由2排增加至3排,炮眼总数由最先140个调整为165个,缩减了掌子面排险耽误的时间,有效保证超欠挖可控,实现喷射混凝土超耗控制在90%以内,二衬底板混凝土超耗未超过10%,提高了项目创效能力。
地材自加工展示“真功夫”
地材加工质量不稳定、价格波动大、供需不平衡导致的费时费料和“千金难买一车料”的情况,是长期以来项目效益的“出血”点。乐西项目以提高项目创效水平为主线,大胆尝试地材自主加工,力求实现地材自给自足,快速摆脱地材需求的被动局面,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地材自加工
乐西项目将推进砂石骨料自主加工生产作为项目创效的重要手段,第一时间了解工地周边地材资源,调查周边地材市场并进行成本测算,积极与业主交涉,稳步推进建厂进度,因地制宜于弃渣场附近规划碎石加工厂场地,顺利投产。在半封闭式生产车间里,喂料机、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制砂机、尾沙机和振动筛齐运行,日产量可达到1100方以上,完全满足项目施工生产所需。同时,该项目在弃渣场内设置15亩存放、中转场地,解决了碎石存放问题。他们自建地材加工厂,实现地材由外购转为自产,由地方垄断转成自给自足,做到了“保质、保供、控价、锁效”。据测算,完成该项目所需地材50万方,将比市场价节约成本5583万元,比投标价节约成本329万元。
工期成本压降“实打实”
项目加强工期策划,通过前期策划制定IV级围岩150米的进度指标,推进过程中利用项目日报、日例会、10天小结会、月度工程例会等制度,协调完善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配置;积极推行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工期,以工期保效益,采购先进的二衬台车,积极推行二衬带模注浆和三维扫描仪,定期复测导线点复测、进行二衬无损扫描,紧抓工序衔接达到了IV级围岩平均进度160米,围岩较好的IV级达到了180米至210米的月进度,不断突破自主工期,预计可比业主工期提前半年,节约管理费约500万元。
二衬台车施工
此外,项目将原本只能满足单向通行的斜井辅助主洞,调整为斜井断面满足双向行驶,大大提升了斜井和斜井辅助正洞施工效率,经测算可加快施工进度120天,大大节约了设备使用和管理成本,并在材料集采模式、设备租赁管理、电力管理等方面持续落实精细化管理,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