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联系方式

展位预订:021-3114 8748
参观/媒体联系:18701766985
QQ:3208399867
邮箱:artsexpo@sgexpo.cn

行业新闻

攻坚克难“实干家” 只为“穿黄”4分钟

发布时间:2022-01-24 14:19:33            文章来源:山东商报

在黄河下40米,有这样一群人在并肩奋斗,用三年半时间,实现了人类穿越地上“悬河”的惊天创举,为后续穿黄工程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这条目前我国最大直径的公轨合建盾构隧道,每一环的掘进,都凝结着济南市济泺路穿黄隧道工程EPC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心血。

2021年9月29日,济泺路穿黄隧道正式通车,沿岸百姓开车4分钟即可通过黄河。同时,该隧道的建成还打破了黄河天堑对济南城市发展的制约,实现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加速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惊心!头顶“悬河”打隧道

黄河之上,波澜不兴;黄河之下,困难重重。前行的每一步,都让人步步惊心。作为国内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首次穿越地上悬河,济南黄河隧道工程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超深基坑涌水、支护失稳的高风险,因为它的最低点在河床下54米,还要经受全段面粉质黏土和长距离钙质结核层的考验,更要做到微沉降以保护沿线建筑。

据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历朋林介绍,黄河从河南境内到出海口逐渐形成地上悬河,隧道所在的泺口段河床高出南岸天桥区地面5米,最大洪水位高出11.62米,是一条罕见的、水量巨大的地上“悬河”。“在黄河地下挖隧道和在别的江河湖不同,一旦出现泄漏状况,就极大可能面临水淹全城的风险。” 为此,济南黄河隧道设计两道防淹门,必要时能实现全方位有效封堵,确保城市安全。

项目基坑开挖深度最深35米,宽度50米,地连墙最深60米,是目前山东地区最深的基坑,吊装风险高,施工难度大,存在基坑涌水、支护失稳、基坑坍塌等风险。除此之外,盾构穿越地层中不规则分布着大量钙质结核,它们经亿万年沉淀沉积而成,形态各异、结构复杂、质地坚硬。钙质结核将导致浆液滞留、卡管卡泵,管道磨损等困难,严重影响掘进工效。“最困难的一环掘进耗时高达26小时,只掘进2米,前后拆卸19次排浆泵,共掏出58块钙质结核。”历朋林说,“施工过程的每一天,都是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齐心!笃行实干克难题

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团队成员精诚团结、凝心聚力,先后攻克深基坑施工、盾构浅覆土始发、盾构机高风险吊装、穿越多处敏感建筑物、不良地质(钙质结合及细颗粒含量高)等十几项技术难题。施工中,项目团队依托丰富的施工经验,发挥在水下大盾构施工领域核心优势,精心调控盾构掘进参数,先后攻克钙质结核、粉质黏土交叉地层造成的管道磨损、卡泵、吸口堵塞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实现平均每天平稳掘进10.8米,最高月进度370米,创造了同类隧道施工的最新记录,完成511天惊天穿越的创举。

针对“乱石区”,施工团队在泥浆泵前端加装液压双循环采石箱,将出浆管自身旋转180度、进浆管和出浆管互换、提前焊接钢板补强等方式解决管道磨穿难题。穿越1公里的“钙质结核密集区”,出浆管被打上1000多个“补丁”。“安装采石箱后,停机少了,盾构机的掘进速度也提上来了,一天能掘进5环。”历朋林说道。

除了石头,黏土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出浆管常常被堵得严严实实,10米一节长的管子一堵3节,里头的泥用铲子挖都挖不动,只好连管子一起换掉。”面对这种状况,项目团队通过对盾构机选型优化设计,调整刀盘开口率、刀具布置、改进刀盘中心冲刷等技术措施,降低黏土地层对盾构掘进的影响。并且通过气压破冲技术,解决黏土堵管技术难题,大大降低了管道淤塞状况。

创新!科研攻关筑工程

建设期间,项目团队先后攻克十几项难题,取得了19项科研成果和88项专利,获得第三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金奖、山东省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创新成果等奖项,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盾构隧道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担任组长的专家组评价济南黄河隧道工程是“以科技为支撑的高质量工程”。

此项目是国内首次采用超大π型箱涵同步安装工艺,为确保公轨合建盾构隧道轨道预留空间精度,首次采用可调节箱涵,自主研发“箱涵精调台车”,箱涵拼缝错台控制在±10mm之内。形成内部结构精细化快速成套施工技术,发明的“弧形内衬台车”,一次浇筑成型,工作效率提高1.5倍,用工数量减少50%;成功实现大跨度、全断面路面一次摊铺成型,提高内部结构施工质量。盾构始发井采用大模板施工工艺,始发基座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节约工期45天。盾构机顺利实现气囊密封干接收,成功替代传统的水中接收技术,完善盾构接收技术工艺,节约工期90天。

“出现问题,我们就想办法解决,还好团队力量大,问题最后总能解决。回头想想,也挺有成就感。”这支平均年龄仅有29岁的项目团队,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拿下一项项创新,他们心里充满了感动与自豪。

恒心!便利民生传佳音

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不仅下穿母亲河,还临近事关济南市民的生活用水一级水源地鹊山水库,绿色施工尤其重要。项目部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立科技攻关小组,组织团队攻关,通过对大盾构直径隧道废浆处理工艺分析、黄河隧道地层分析、压滤设备对盾构施工废浆进行零排放无公害处理能力计算等,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多种环保措施,最后实现“废浆零排放”。

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的建成,给黄河南北两岸居民的出行带来很大方便。“通车后我们立即就去体验了一番,星空顶特别美,穿越黄河仅需4分多钟,比绕道济南黄河大桥节约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市民小张激动地的说道。“这真是一项大大的便民工程。”

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成型隧道不渗不漏、机电安装规范标准、装饰装修内实外美,为济南人民筑造了一座百年精品工程、民生工程,也为黄河中下游地区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地上悬河提供了成功案例、积累了宝贵经验。项目建设也得到了各方肯定,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山东省干事创业好团队”“济南市工人先锋号”、中国铁建“十大楷模”等荣誉。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6965号